2015年6月15日,我校初三教师在于校的带领下驱车2.5小时来到宁波镇海蛟川书院参观学习。本着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宗旨,我校教师在蛟川书院边主任带领下,参观并了解了高端大气的学院。
书院创办于1998年,是一所股份制形式的民办完全中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蛟川书院依托镇海中学优质资源,满足不同阶层对教育的需求,探索办学体制多元化。学校占地面积330亩,总建筑面积近720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正值午休时间,学生们都在寝室中休息,偌大的校园静悄悄的,只有树丛中不知名的虫子在畅聊,教学楼边散落的杨梅树更是为这高大的校园增添了一分果园的气息。
之后我们一行人穿过校园的寝室楼,篮球场,操场,教学楼,来到微格教室,听了2节课,一节语文课《竹影》,一节科学课《摩擦力》,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第一节是书院年轻教师的一堂常态课《竹影》,教师从“影子”映像的视频导入,接着从“寻美”“说趣”“论理”三个环节对课文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上课思路很清晰,互动环节安排富有节奏感,给人留下很好的课堂教学印象。课后与教师的交流中得知她还是教书未满一年的新手。惊讶之余,不得不赞叹蛟川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技能培养及教学技巧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的成熟与精细,这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
《摩擦力》科学课上,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游戏夹弹珠比赛开场,学生反映热烈,参与积极性被大大调动。弹珠表面非常光滑,容易滑落,老师在弹珠表面滚上一层面粉,要求第一次落后的同学再次展示,果然第二次,这位同学以绝对性的优势超越了对手。这样的比赛目的是为了引入今天上课的主题——摩擦力。
首先,老师让学生们按照书本要求完成探究实验,测量一小木块的重力,然后分别测出木块在桌面上静止时,刚刚拉动时,匀速滑动时,加速时,垫铅笔时的拉力大小,通过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三种不同摩擦力——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接着,老师对滑动摩擦力按照力的三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也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做了解释,强调了“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等关键性名词。对于一些学生在后期练习中易错的方面进行了预防强化,可见教学经验之丰富。
继而,老师要求学生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经讨论,同学们的变量集中在4点:压力大小,粗糙程度,滑动速度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变量有4个,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进行探讨势必影响整节课的进度,老师巧妙性地将4个变量分组,由每一组研究一个变量,最后进行汇总。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兴趣非常高,在操作的过程还不停讨论一些意外突发状况,这个学生交流合作的环节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动手操作结束,老师要求每一组派一位代表对该组实验进行总结,最终确立了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这两个变量。
最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力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老师将班级分成2大组,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问题的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争当最佳辩手,于是,这节摩擦力的课便在同学们的唇枪舌剑中结束了。
课后,我校教师又与蛟川书院的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讨论包括学校教学理念,教研方式,招生,升学考试,教师招聘,学生管理等各个方面。
年轻有为的英语组组长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其组特点:1.充满活力,年轻。老师基本上都是90后,他一个80后在组里算是老了。2.恪守办学宗旨。“学生在,老师在”。坚持在校夜办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当然,学校坚决不让老师中午进课堂,学生必须回寝室午睡。下午两节自修课,也不进班。3.资源共享。他们集体备课,每人一单元。一周五节,每天的作业,甚至听写的内容也都一致。不搞特殊化。每周要求背默一篇新概念,在周四下午进行。4.作业全批,个别辅导。作业批改分三等:A等优秀,批完之后自改。重点C等生,个别辅导。时间一般在晚自修。当然高强度的工作下,薪水也非同一般。
数学组的老师和他们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感受到了他们的诚心和用心。认为蛟川书院的老师是兢兢业业,努力拼搏的。老师从早晨7:00到晚上20:00,一个星期天天如此,这是了不起的坚持。从每一位普通老师到每一位中层,直至校长如此努力坚持,最终造就了蛟川书院是整个宁波地区成绩最好的学校。虽然他们的待遇不比杭州的学校好多少,虽然他们的教师也似乎和杭州的差不多,但他们的确创造了年年最好的成绩。这一次遗憾没有听到他们的数学课,但是学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书达理,爱智求真,所以在刚刚可以查分的高考成绩中,他们的对口高中镇海中学有创佳绩,又出了文理科的全省状元,可喜可贺。我想一个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所成熟稳定的学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几点:1.教师爱岗敬业。2.学校领导带领有方,努力提高教师待遇。3.教育局政策大力支持。观成中学今后努力的方向肯定也是象蛟川书院一样成为一所浙江地区的名校,努力吧。
短短的学习交流结束了,但是我校教师与蛟川书院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因教学而结缘,因缘分而期待再次相聚。
蛟川书院学生正在做摩擦力实验观察记录
课后双方各学科组互相交流教学心得
蛟川书院正大门前的合影